|
 |
 |
2002年歲末,理律文教基金會向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提出將這一份對法學教育的關心與實踐從臺灣推向中國大陸的構想,立即獲得當時院長王晨光教授的支持,而於2003年首次在大陸地區舉辦了理律盃模擬法庭辯論賽,參賽的包括了11所來自各地的高校法律系學生。目前大陸地區參賽的高校已逾30所,另有多所高校法律系前往觀摩。2003至2005年兩岸的冠軍隊在大陸地區賽程結束後再進行一場友誼賽;2006年起,為了擴大賽後的交流,以圓桌研討會取代了兩岸友誼賽,由各校學生代表進行更深一層的討論,並由老師、專家提出辯題的分析及模擬法庭教育的探討。
|
|
‧ |
最佳書狀(最佳起訴狀) 中央財經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
‧ |
最佳書狀(最佳答辯書) 吉林大學、中南民族大學 |
‧ |
最佳辯手獎 |
|
|
黃敏達(清華大學) |
朱俊杰(武漢大學) |
‧ |
優秀辯手獎 |
|
|
貴州大學 餘亦竹 |
蘭州大學 郝棟樑 |
|
華南理工大學 馬楚瑩 |
浙江大學 劉睿傑 |
|
鄭州大學 李巽達 |
吉林大學 畢志勇 |
|
四川大學 朱施潔 |
中國人民大學 錢坤 |
|
雲南大學 曾令豪 |
海南大學 李佳琦 |
|
寧夏大學 夏伯琛 |
遼寧大學 金博群 |
|
西南政法大學 彭蒙 |
中央財經大學 宋欣 |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黃茜 |
新疆大學 張恒業 |
|
南開大學 翟家琦 |
石河子大學 李國杰 |
|
哈爾濱工程大學 吳國邦 |
中山大學 官亮亮 |
|
武漢大學 陳墨 |
西南民族大學 溫行健 |
|
國際關係學院 汪毓潔 |
中南民族大學 魯東哲 |
|
上海交通大學 高陽 |
西北政法大學 李瑞雪 |
|
江西財經大學 張若男 |
蘇州大學 劉煒琪 |
|
中國政法大學 嶽虹君 |
廈門大學 沈婷英 |
|
湖南大學 鐘凱 |
山東大學 楊柳 |
|
上海財經大學 張靜 |
北京大學 林昱睿 |
|
寧波大學 徐海萍 |
福州大學 吳陳圓 |
|
安徽大學 段胡安兒 |
清華大學 潘婷瑤 |
|
河南大學 李高倫 |
南京大學 劉雨嵐 |
|
|
|
|
2003年至2015年大陸地區理律盃獲獎團隊如下: |
 |
|
年度 |
隊數 |
冠軍 |
亞軍 |
季軍 |
第一屆 |
2003 |
11 |
武漢大學
|
西南政法大學
|
清華大學
|
第二屆 |
2004 |
15 |
南京大學 |
西北政法大學 |
山東大學 |
第三屆 |
2005 |
15 |
山東大學 |
北京大學 |
南京大學 |
第四屆 |
2006 |
15 |
武漢大學 |
清華大學 |
西北政法大學
南京大學 |
第五屆 |
2007 |
14 |
南京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北京大學 |
第六屆 |
2008 |
15 |
鄭州大學 |
南京大學 |
武漢大學 |
第七屆 |
2009 |
20 |
武漢大學 |
蘇州大學 |
山東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 |
第八屆 |
2010 |
27 |
中國政法大學 |
西南政法大學 |
西北政法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
第九屆 |
2011 |
32 |
鄭州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西北政法大學
清華大學 |
第十屆 |
2012 |
32 |
山東大學 |
西北政法大學 |
西南民族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
第十一屆 |
2013 |
40 |
山東大學 |
中國政法大學 |
湖南大學
中山大學 |
第十二屆 |
2014 |
40 |
中國政法大學 |
西南政法大學 |
廈門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
第十三屆 |
2015 |
40 |
清華大學 |
中國政法大學 |
鄭州大學
武漢大學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