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June 2018
 
專利審判實務 - 智慧財產法院10年重要判決之回顧
張哲倫 律師/專利師
智慧財產法院自2008年7月1日成立,設立目的在於提昇我國司法機關處理智慧財產案件之專業性及效率。智慧財產法院管轄及於智慧財產之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及行政訴訟,審理民事、刑事第一、二審及行政訴訟案件,10年前居亞洲制度領先的地位;期藉訴訟同軌、見解統一,積極審理、迅速正確地解決有關智慧財產之法律  
紛爭,並維持法學及科技競爭力。
本課程藉由10年來累積的案例說明目前專利實務的演變及面貌。
什麼是PCT制度?
莊郁沁 律師
  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是一項方便申請人獲得眾多外國專利保護的國際合作條約,從申請、檢索、公開、審查得以用單一的格式與簡化的程序備製相關文件,各國則依照本身的專利法規認定可專利性。PCT申請包含國際檢索報告、書面意見與初步審查等過程,可以讓當事人提前瞭解自己專利的
強弱,有利於決定是否進行後續的佈局與規劃;由於公開國際檢索報告,第三人因而可充分瞭解有哪些專利已經利用PCT方式在國際間進行申請、也可評估這些新申請的專利的內容與強度,從而獲得早期保護。
本課程另說明我國在無法加入PCT的情況下如何應變。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著作權所有,非經同意不得翻印轉載或以任何方式重製. 
© Lee and L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訂閱理律學堂影音報   取消收閱理律學堂影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