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March 2021
 
金融業的永續影響力
程淑芬 投資長/國泰金融控股公司
因應全球環境變遷,企業的核心價值已從獲利轉變成永續發展與社會共榮。責任投資興起,企業重視ESG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國際倡議方興未艾,例如聯合國全球盟約、英國碳揭露專案、聯合國永續保險原則、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等等,投資機構也提出追蹤企業永續發展績效的指數,以經濟、社會、環
境等面向評比企業在策略、管理及業別特定要素等方面的表現;全球央行及政府亦採取行動對抗氣候變遷。ESG 投資蔚為趨勢,已成為重要商機。本課程講述企業永續及責任投資的國際發展趨勢,以及台灣企業的氣候行動。
 
金融業的永續影響力
吳道揆 共同創辦人/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籌)
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是2007年專家學者們集會討論時所提出,指有意創造社會與環境正面而可衡量的影響力、同時追求利潤的投資;不以股東利潤為單一目標,而是行善與獲利並重、追求行善致富。面對環境問題、社會問題,經由私人資本主動積極的作為,發展科技、設備、設施或服務方
法來解決人類困境;除了獲利,更可藉著投資實踐價值觀,讓環境永續。當更多資金青睞高ESG公司,其籌資成本下降、產生競爭優勢,可令其他企業群起效尤,形成一個善的循環。
 
金融業的永續影響力Q&A
方元沂教務長、程淑芬 投資長、吳道揆 共同創辦人
推動永續影響力,法律人在制度設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國2018年公司法修法時將企業社會責任入法,尚非強制性之要求,然已顯示政策對此之重視,以及民眾對企業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期待。目前企業社會責任(CSR)、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等多屬軟法(soft law)
機制,依賴規約、章程、契約,乃至資訊揭露等,透過市場力量促進社會影響力投資與企業永續治理。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著作權所有,非經同意不得翻印轉載或以任何方式重製. 
© Lee and L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訂閱理律學堂影音報   取消收閱理律學堂影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