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CSR與循環經濟
葉重利 執行長/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 |
 |
 |
 |
 |
全球暖化、天然資源日益枯竭,地球的生態環境快速變遷,90%係因人類經濟活動所導致。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涵蓋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等三大面向,作為各國推動永續發展的指導方針;企業須兼顧營運獲利與利害關係人權益,對應實踐SDGs。近年循環經濟成為產業界發展核心趨 |
 |
勢,企業必須調整內部政策及管理方針,持續承諾遵守企業責任規範,透過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揭露對SDGs的回應;擔負社會責任與遵守企業倫理的企業才能創造更多利潤。台南企業為台灣成衣業的元老,從「苦力經濟體」轉型成「智價經濟體」,在循環經濟、城市永續、生態保育與翻轉教育四大領域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致力於用企業專業發揮影響力,並以生態系連結企業共創共善,用社會設計實踐布循環並促進地方創生;透過改變設計、製程,讓物質資源盡可能保存於再生循環系統中。本課程除介紹企業社會責任之意涵並分享落實循環經濟之經驗外,亦闡述創造共享價值(CSV)之概念,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動機,以新方法設計、開發、販售產品,同時為社會、環境帶來正面影響,從中創造共享價值,使商業價值與社會效益能夠共存。 |
 |
|
農村的遠見-臺東縣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
梁正賢 理事長/臺東縣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 |
 |
 |
科技、工業蓬勃發展,農村正面臨產業沒落、人口外移、農地非農用、環境汙染及氣候變遷等問題。如何以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經營及改變農村現況,值得省思。臺東縣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早期推動栽種有機米,當時適逢台灣加入關稅暨貿易協定,外國米進口米價下跌,農業面臨巨大挑戰,協會開始有計畫性 |
|
 |
 |
 |
地進行有機自然農法、在地專業農業培訓、農作溝通,指導農民提供栽培紀錄,並完成池上米認證標章,創新米產業思維,從稻米產業奠定基礎,再進而著手教育、文化藝術等軟實力的經營,打造深厚的人文底蘊,建立和諧、健康的社會。池上居民尊重土地、維護自然景觀的共識,促成池上秋收音樂祭、春耕野餐節等藝文活動,成功帶動觀光經濟與池上知名度,並於經濟發展與環境生態間取得衡平。本課程以臺東縣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為主軸,講述傳統農業面對全球貿易挑戰,以推動產地證明標章為發展契機,憑藉著遠見與毅力,實踐農村創生。 |
 |
|
公司型社會企業與共/兼益公司的法制介紹
方元沂 教授 |
 |
 |
 |
 |
資本主義極致發展,公司經營以股東利益至上,衍生企業巧取豪奪、剝削利用或損害環境等全球性的問題。為了因應各種議題,企業須善盡社會責任的趨勢逐漸明顯;然而企業領導人為多方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同時,卻恐因違反董事忠實義務而面臨被訴的風險。本世紀美國、英國及德國等立法允許公司經營非 |
 |
營利或兼顧社會利益的事業,實現社會和環境共益的目標。我國2018年公司法修法引入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立法院並通過附帶決議,責成主管機關針對共益公司、兼益公司或社會企業,提出是否制定專法或專章之研究。參酌各國社會企業相關立法,究應採取認證型、許可制或準則制規範?其背後有不同的政策考量,比如以社會部門嚴格管制的立法,通常搭配誘因與政策獎勵機制;而以市場部門寬鬆規範者彈性更大,卻無特定優惠及政策配套。本課程針對美國、歐陸多國、韓國等公司型社會企業法制之立法邏輯詳細解析,從中探究我國社企建制的最適方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