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January 2024
 
從涉外同性婚姻事件之審判權歸屬爭議初探
─兼評兩則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陳旺池
  近來外國籍人擬與我國人民成立「相同性別之二人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者,逕針對戶政機關之否准處分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及課予義務訴訟,而非向家事法庭提起確認其關係存在或不存在之訴。行政法院並未說明為何取得該等案件之審判權,學說亦未見
豐富之討論,本文以程序之適法性為重心加以探討。
 
 
論配偶一方與第三人合意性交之侵權行為責任
蔡嘉宸
婚姻具有身分契約之性質,則婚姻契約中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究係為何?由於婚姻與公序良俗關係密切,故法律對於婚姻關係規定之內容,不許當事人加以變更。惟婚姻關係並非全無契約自由,原則上仍許雙方合意約定,如家庭生活費用分擔、夫妻財產之約定。民法中有明文其權利者,如夫妻應有日常家務代  
理權,義務部分包含同居義務及扶養義務;卻未見有所謂忠誠義務或配偶權之規定。此議題乃成為本文探討之所在。
 
 
 
同性戀婚姻的憲法辯論
李劍非 律師
  CNN於2016年7月以台灣可能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戀婚姻之國家為題,做了深入的報導。同性戀婚姻在台灣已成為重要的社會議題,且亦將牽動世界對於台灣之觀察。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2015年作成歷史性判決,認為憲法保障同性戀婚姻;此前美國各州對於此一議題分別有承認及否定之判決。本次講座
介紹美國法院之案例,概覽同性戀婚姻的憲法辯論。由美國案例之素材及內容,吾人可以反思我國對於此一議題之立場及態度為何,亦可以更明確知悉正反雙方之主張理由。希望透過憲法辯論論點之呈現,促進各界對於此一議題之對話及交流。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著作權所有,非經同意不得翻印轉載或以任何方式重製.
© Lee and L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訂閱理律學堂影音報   取消收閱理律學堂影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