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June 2016
 
  雇主可否以員工違反工作契約所列的「不當行為」或以「業績未達規定」為由,將其解雇? 企業可否因為虧損或業務緊縮而解雇員工?解雇定期契約的員工,雇主要支付資遣費嗎? 員工簽下競業禁止的約定,離職後可以主張勞動契約屬定型化契約,而否定其法律效果嗎?
新聞報導,員工躲起來玩手機而遭解雇,法院判決雇主應支付資遣費;另一則報導,員工用手機通訊軟體請假,法院認定不符公司請假規定,屬於曠職,雇主無需支付資遣費。您知道理由何在嗎?
勞動基準法係以限制契約自由為原則的勞動保護立法,對於勞動契約加諸不定期契約、工時限制、最低工資限制、調職限制,乃至於解雇限制等諸多限制,排除一般私法自治原則的適用,因此對於許多企業經營者而言,總覺得難以適應,並冀求有所突破。此次講座將以解雇限制為主題,介紹企業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合法解雇員工。
處理解雇員工事宜所必須考慮的事項,不只是法律規定而已,更須照顧如何避免產生糾紛、維護企業紀律與威信、避免員工心理遭受打擊等層面,本講座將更進一步針對前述層面問題,分享實務處理經驗。
 
勞資爭議案件之處理
余天琦 律師
常見的爭議案件解決機制,例如調解、仲裁及訴訟,也適用在勞資爭議的情況,惟為兼顧保障勞工權益,穩定勞動關係,勞資爭議處理法針對勞資糾紛之調解、仲裁處理程序定有特殊之規範,並設有處理不當勞動行為之「裁決」機制;以及鞏固勞工團結權的「爭議行為」程序及保護規定,本課程以勞資爭議處理法為核心,介  
紹我國勞資爭議案件之主要類型以及解決該等爭議之處理程序。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著作權所有,非經同意不得翻印轉載或以任何方式重製. 
© Lee and L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訂閱理律學堂影音報   取消收閱理律學堂影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