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September 2022
 
風險管理的策略思維
彭金隆 教授
風險管理是識別組織所面臨的損失風險,並選擇最合適的技術來處理此類風險的過程;期望在事前以最經濟的方式做好準備減輕焦慮、確保相關法律義務得以履行,同時期望長遠而言能維持組織永續經營、穩定收益、減少損失造成的影響。風險管理流程有四大階段:識別潛在損失、衡量分析損失風險、選擇適當技術組合處理損  
失風險、實施和監控風險管理計畫;也因此,風險管理有其成本,須運用風險管理的策略思維加以權衡。風險管理的策略不是極小化風險,更不是消滅風險,而是極小化風險成本,達到邊際風險成本小於邊際風險管理效益的目標。正如《道德經》所述:「禍患始於微末」,彭金隆教授以海因里希法則(Heinrich's Law)為大家說明及時消弭隱患的重要性。
 
智慧財產風險管理之必要性與具體作為
宋皇志 教授
半世紀以來國內企業「五管」進步,許多品牌廠商在國際間開疆闢土,取得相當高的市占率,在成長茁壯之際,遭至國外大廠祭出智財法律的無情打擊。企業在痛定思痛之餘逐漸體會到,傳統的五管 (生產與作業管理、行銷管理、人資管理、研發管理、財務管理) 之外,導入法律風險管理已是刻不容緩,尤以智財
風險管理最為重要。企業智財風險包括研發成果被侵害、或產品服務遭控侵害他人智財等風險。智財管理已成為公司治理的重要環節,妥善規劃並落實管理措施始足以保障投資人與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宋皇志教授逐一講解營業秘密的保護、研發成果的保護、商標的保護與專利佈局等,從風險態樣到實例,乃至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
 
企業視角的智財風險管理
簡秀如 律師
關於智慧財產權,企業擔心發生營業被干擾的風險(不能出貨、業務被中斷、價格被破壞、市場競爭無力…)、來自員工的風險(法律知識薄弱、業績掛帥的思維、欠缺忠誠與信任)、財務被干擾的風險(成本費用高漲、賠償金/權利金/訴訟費用…)、研發被干擾的風險(欠缺研發量能、研發成果被洩漏或抄襲、權利被撤  
銷、權利歸屬擺不平...)、名譽被干擾的風險(市場耳語、客戶疑慮、媒體戰….)等等。
本課程自實務觀點講述企業應建立並確保執行的管理制度,包括營業秘密管理制度、員工及委外研發相關合約、各項專利制度(提案獎勵、申請及維權管理、定期盤點、市場專利監測、前案檢索等) 、新產品上市前商標及專利自由實施分析SOP、行銷行為準則、智權爭議事件處理準則、外部法律顧問資料庫、定期教育訓練/追蹤市場法令動態、內部資安及授權軟體管理機制、防火牆制度等。最關鍵的是必須建立可信賴的內部法務智權團隊與外部顧問,衡酌公司利益,評估如何投入時間與經費,作好企業智財法律風險管理。
 
企業智財風險管理Q&A
彭金隆 教授、宋皇志 教授、簡秀如 律師
企業導入ERM目的在於協助識別、評估及分析組織的風險,期可降低負面影響;然而重大風險往往獨特性高,難以藉掌握同質量大的資料、使用模型與數位化工具處理,因而人員控制與內稽內控仍屬必要,再加上外部專家的共同檢視、評估,協助管控風險,以期達成目標。稽核防弊不僅具消極的意義,同時
可發揮積極興利的作用。風險管理除各部門的層面外,應建立企業整體評估與控制的機制,各自為政不足以成事,而需要企業內的組織與組織間交互合作、影響,建立整體風險意識文化。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著作權所有,非經同意不得翻印轉載或以任何方式重製.
© Lee and L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訂閱理律學堂影音報   取消收閱理律學堂影音報